近几年来,衡水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开展视察调研、对接帮扶、执法检查、联动监督等方式,按专长、分领域组织代表参加各项助农活动,推动代表依法履职赋能乡村振兴取得扎实成效。
组织代表下沉一线 助力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质效的重要方式。衡水文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本地一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5月,衡水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及时组织市农科院、衡水学院、市农业农村局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成立专家代表调研组,深入到该企业进行了走访帮扶调研。
专家代表调研组实地查看了企业在种质资源收集培育、绿色生态果蔬种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情况,现场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企业运行模式、技术措施、经营效益等情况,认真“把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调研组的专家代表们根据企业情况,对症下药提出了“强化科技支撑、强化生态循环体系建设、强化生态农业示范引领、强化专业院校联动”等针对性意见建议,帮助企业树牢“绿色、生态、健康”理念,不断完善“鱼塘尾水利用化、秸秆利用肥料化、畜禽粪污资源化、病虫防控生态化”等新型绿色种养模式。衡水文丰农业先后被评为衡水市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衡水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被评定为省级春季观花观光路线、省级“夏纳凉”系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衡水市“金牌家庭农场”等称号。省人大代表李欣华说:“发挥涉农领域各级人大代表专长,深入一线帮助农企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代表履职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
聚焦乡村产业振兴 激励代表联农带农
2024年11月,第七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在衡水冀州区召开,饶阳高品质种业联盟参赛代表获得大会“番茄大王”殊荣。在全市乡村振兴的一线,活跃着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身影,像安平京安养殖、河北养元智汇饮品、深州星火农业等全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都是全国、省市人大代表,为推进衡水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发光发热、贡献着力量。
市人大农经工委主任王希云说:“衡水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连续三年组织全市涉农领域人大代表,就促进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开展了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活动,充分发挥专业领域代表促振兴、强农业的作用。”2023年10月,专门组织部分涉农领域人大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成立专题调研组,就全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工作开展了视察调研。
代表们先后深入到深州市禾丰饲料有限公司、河北农速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嘉润食品有限公司,武邑县志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武罗现代农业园区等地,实地查看乡村产业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针对“乡村产业整体不够强,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产业增加值挖掘不够,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融合发展、用好惠农政策、强化项目招引、充实人才力量、抓好责任落实”等多项建议,推进蔬菜、畜牧、果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打造一批现代化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围绕和美乡村建设 发挥联动监督作用
2024年10月,全省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会议在衡水故城县召开。近年来,衡水市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衡水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项工作,组织全市“五级人大代表”,通过开展督导检查、视察调研、联动监督等方式,推进全市和美乡村工作扎实开展。
今年7月,按照市委重点路段和美乡村建设要求,衡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G339武邑—阜城段和美乡村创建,聚焦武邑县3个乡镇12个村,组织市、县人大代表就该路段村庄硬化工程、亮化工程、平安村创建、美丽庭院创建等相关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形成了《关于督导检查重点路段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情况的报告》,助力县(市、区)“省级和美乡村”创建工作。
重点发力涉农民生实事,围绕“农村村庄‘五化工程’、农村饮水维修养护”等民生实事落地落实,组织省、市县人大代表定期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进家入站”听取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填写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信息反馈卡,有力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1712个村庄的“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任务,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对13个县(市、区)部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及配套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工程249处,覆盖受益人口达到157.53万人。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组织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就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开展联动监督,市县累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活动80余人次,整理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形成审议意见转交政府部门办理,推进农村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扎实开展,助力衡水“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积极探索科技赋能 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等具体工作要求。衡水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深刻认识到,加快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意义,结合衡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调查研究,为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
今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将“发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列为年度专项调研课题,组织涉农领域人大代表、农业部门专家、基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等,深入到先进地区开展学习考察,总结提炼了科技赋能花卉产业、“休闲农业+荷花育种”、大数据为农业农村“插上翅膀”等多个发展农业成功案例。并根据衡水实际提出了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有特色、能富民的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支撑推动发展有“芯”质、能领先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整合资源要素推动发展有活力、有韧性的农业新质生产力等多条针对性建议。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5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及农业水利相关负责同志,成立专项执法调研组,就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调研。先后深入到景县、武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一线,实地查看项目实施、管理、验收考评、作用发挥等情况,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做好项目建后管护、强化工作责任落实”等意见建议,形成专项审议意见转交政府部门办理,为发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高标准农田保障。
2023年4至10月,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结合联动监督工作开展,组织市、县各级人大代表,就衡水市促进种业振兴工作开展督导调研。先后深入安平县、深州市、饶阳县、市农科院、市林科所等相关部门,通过一线调研、企业走访、抽查资料、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共发放征求意见表760余份,整理提出意见建议37条,形成常委会专项审议意见,全部转交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推动种业振兴与保障粮食安全“两手抓”,助力种业振兴与乡村振兴“双结合”。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持证种子企业达到17家,其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种子企业5家,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科技育种“芯动力”推进农业强市建设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