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势在必行,但当下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仍有不足,隆化县人民法院突破思维定势,扩大法制教育视角,创新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仅有效帮助未成年人提高了法治意识、树立了法制观念,更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一、目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未成年人是特殊的群体,其在身体和心理发育上尚不成熟。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多样化和低龄化的趋势,成为社会予以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未来,始终是法制教育的重点群体,法制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也发挥着独特功能。但是目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1、法制教育的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在以往的法制教育活动中,通常对于法律条文的传授较多,而未注重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启蒙和培养,达不到法制教育的最佳效果。同时,因为对社会学、心理学知识掌握的欠缺,无法将法制教育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实际和思想状况的实际相联系,削弱了法制教育的一般预防功能。同时,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往往只把在校学生作为唯一的教育对象,忽视了对学校教师关于法制教育技能的培训、父母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培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媒体关于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的合作开展。
2、法制教育的形式上缺乏新颖性。目前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主要以法制课堂、法制讲座为主,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没有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特点进行课程设计,没有采取新颖、生动、直观、参与性强、各种形式相结合的法制教育方法,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往往会使未成年人感到枯燥无味,降低了法制课堂的效果与作用。
3、法制教育的制度上缺乏规范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学校应举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活动并将该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考核的规定,宏观上为在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并未提出相关具体的操作规范, 这就使得法制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而学校安排法制课往往占用体育课、班会等课程的时间,法制教育无法达到规律性、周期性。
二、隆化县人民法院法制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创新
八五普法元年开始,隆化县人民法院即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22年以来,隆化县人民法院针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拓宽法制教育范围,创新法院法制教育的形式,丰富法制教育内容,着力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素养,切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1、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共治格局。为健全相关机制,隆化县人民法院联合共青团、教体局、少工委出台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聘任法治副校长工作的实施方案》,选派政治、业务素质高、品德优秀的法官在全县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通过多形式的法制课堂,使之成为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制观念的主阵地。同时,突破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法制教育的视角扩大到学校、社会和家庭,拓宽受众范围,打造多维平台,建立起“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在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之前,先面向教师讲授法律知识,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并针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方面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议;由法治副校长为家长上法制课,引导家长通过观察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根据孩子特点调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同时,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联席会,介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探讨相关部门如何加强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开展好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
2、丰富授课内容,细化授课层次。将以往法制教育课件进行系统梳理,汇总编辑一整套涵盖各个部门法律及重要知识点的体系化授课大纲,并增加一些以案述法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案例选编和栏目设置,对法制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充调整,从而发挥更好的法制宣传效果。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特点、认知规律和需求设置法制教育内容,低年级学生注重社会公德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启蒙教育;高年级学生偏重法制观念教育、预防犯罪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3、创新教学形式, 更新教学方法。在进行法制教育时结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进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提高和法制观念的形成, 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例如,以定期开展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为平台,邀请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观摩庭审等,让未成年人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法律、尊崇法律,进行体验式法制教育;以学生模拟法庭互动为抓手,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案例,进行模拟法庭辅导后由学生分别饰演法官、书记员、其他诉讼参与人,强化未成年人对法院工作及法庭审理的认知,在庭后法官详细解答同学们对于庭审及案件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提问,以案说法进行“参与式”法制教育。
2022年度至今,隆化县人民法院各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公开课、法院开放日、庭审观摩、模拟法庭等工作251次,覆盖师生8.87万人。“一校一法官”工作作为法院积极融入社会治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有益实践,既体现了法院审判职能的延伸,又体现了犯罪预防理念的转变。
三、审判数据体现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价值
笔者通过参加庭审、整理档案和进行实地调研的方法,提取了隆化县人民法院2019年至2022年涉未成年人犯罪的完整数据,并结合“一校一法官”工作开展的过程,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隆化县人民法院2019年至今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4件,涉未成年犯罪被告人82人,其中案发时间在2018年及以前的有10件17人,案发时间在2019年以后的有34件65人,案发时间在2021年7月1日以后的有13件19人,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2021年下半年、2022全年、2023年上半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及人数如下:
从以上两个柱状图可以看出,自八五普法后隆化县人民法院将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纳入工作重点以来,隆化县辖区内涉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数量及未成年罪犯的数量逐年减少,特别是“一校一法官”工作机制运行以来,隆化县人民法院通过法治副校长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课,帮助未成年人提高法治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的重要功能,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起到了教育、震慑作用,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社会效果。
总之, 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对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所在, 相信在司法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中小学校的共同努力下, 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一定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 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