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乳腺癌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数据显示,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诊断乳腺癌患者约140万例,死亡50万人。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王水做客新华网2019两会特别报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集中关注妇幼保健议题,尤其对乳腺癌、宫颈癌等女性肿瘤疾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高 加强早期防治尤为重要
根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为37.86人/10万人,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46.74人/10万人(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农村女性为28.43人/10万人(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
“以前,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乳腺癌低发国家,但是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部分早期乳腺癌会出现病情复发和病情转移, 发展为晚期,而晚期乳腺癌患者治愈的可能性较小。”王水表示,患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复查病情,而基于患者对肿瘤的恐惧心理以及农村病人交通不便等原因,患者就医时往往已经出现胸水、腹水、脑转移等症状,耽误了病情,还面临截瘫的风险。
王水表示,“在国外,晚期乳腺癌的患者5年存活率比较高,而我国晚期乳腺癌患者能够存活5年的约占20%。我国从事乳腺方面的专家、患者和社会都应共同努力,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应加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治能力,减少晚期乳腺癌发生的几率。另外,针对已经发展成乳腺癌晚期的病人,应当早一些按照规范指南对病情进行干预,延长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医生也应思考用药的可及性。“如何把合适的药物在合适的时间用到合适的病人身上,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探索的。”王水说。
加快药物审批和临床应用 关注肿瘤患者身心健康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出现,我国在加快医药、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上取得一定进展。2018年9月,为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专家按程序与部分抗癌药品进行谈判,将阿扎胞苷等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并确定了医保支付标准。
王水表示,医学的进步使针对乳腺癌的诊治方法和靶向药物逐渐增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新药的审批、上市、使用仍具有一定滞后性,一种新药从通过临床试验,到实际应用到临床,这中间还有很长的时间。”近几年,政协委员在加速新药审批方面的提案有所增加,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王水表示,期待未来我国新药的审批能够持续加快,同时,提高那些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认可的标准治疗药物的患者可及性,使患者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得到最佳治疗。 乳腺癌分为很多类型,60%的乳腺癌病人对内分泌治疗较为敏感。对此,王水建议,药品的治疗效果经专家和权威部门认定后,可以尽快地投入使用,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除了药物的介入,对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药物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心理疏导等方面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帮助,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肿瘤病人。”王水说。
妇幼体系为妇幼健康保驾护航
2010年,原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妇幼卫生综合项目管理方案》中提到,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级妇幼卫生监测网络直报系统,以县(市、区)为单位网络直报达到100%。国家妇幼卫生监测项目的范围为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336个妇幼卫生三网监测县(市、区)以及64个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县(市、区)。
王水表示,“妇幼体系是我国独特的体系。这样一个网络构成了对妇女全生命周期的关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使妇幼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上相互结合,十分科学。”与此同时,我国投入的医疗经费对整个医疗体系的发展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王水表示,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都加大了专科医院的发展,加大了对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支持,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