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光委员
当今,我国产妇分娩量庞大。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已成为她们的强烈需求。2017年,某地产妇因疼痛难忍选择轻生,引发公众对于如何更好保障产妇权益的讨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对舒适化、人性化医疗服务的期待。
调查显示,自然分娩过程中,有超过50%的产妇经历着重度疼痛,这成为她们今后不愿生二胎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导致了不少产妇宁愿选择剖宫产。目前,全国剖宫产率超过40%,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5%剖宫产率警戒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围产期并发症和二胎怀孕的风险。
其实,分娩镇痛技术已经成熟,但由于公众认知度较低、麻醉专业人员缺乏等原因,全国总体分娩镇痛率不到10%。据统计,我国每万人口只有不到1名麻醉医生(全国共计7.6万),工作量大收入低,不仅不利于医院普及分娩镇痛,也严重影响到外科优质医疗资源效益的发挥。
分娩不是“受难”,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供给,迫切需要加快推进麻醉事业的发展。建议从源头抓起,一方面加大麻醉知识普及力度,在大学本科设立麻醉学独立开课,增加医学生在麻醉科见习实习的时间,一方面有效提升行业吸引力,提高麻醉专业人员的待遇。另外,建议明确和规范分娩镇痛收费,同时将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多措并举,才能尽快补齐麻醉事业的短板,有效消除分娩必痛的担忧。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1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