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其(右)将匾拿给母亲看
在衡水武邑县赵桥镇袁庄村,有一位人们交口称赞的孝子高永其,他三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老母亲,让八旬的老母亲能够安享晚年。他的孝行美德,感动乡邻。1月17日,袁庄村全村村民自发为高永其送去了写有“忠孝传家”的孝子匾。
燕赵都市报驻衡水记者 焦磊 文/图
三十年前母亲患病瘫痪
在接过村民们送来的“忠孝传家”孝子匾后,53岁的高永其哭了。看着他抹眼泪,村民们也唏嘘不已,“这30年,老高确实不容易”……
高永其排行老大,有两个妹妹,父母靠几亩地养活着一家子,要说家庭条件,在村里算一般。可就在30年前,母亲突然患上重病,一家人便陷入了困境,本来在外地打工的高永其,回家照顾老母。“为了给母亲看病,我和父亲四处借债,也只是维持治疗。”高永其说,没钱住院了,高永其就骑三轮拉着母亲到处寻找偏方治病。他安慰母亲,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治病。
2006年,父亲得癌症去世,让高永其更懂得了“子欲养亲不待”的急迫。与自己同龄的村民,都出去打工挣钱,但高永其坚决地选择了陪在老母亲身边。
路再远也要回家做饭
老母亲生病卧床瘫痪后,无论盛夏寒冬,高永其总是按时给老人洗脸擦身、喂饭喂药。夏天到了,尤其天气最热的时候,他就替老人擦洗身体,冬天,帮老人洗尿湿的小褥子。每天晚上,高永其都会陪在母亲身边和她聊天,一直等老人入睡。
高永其有两个妹妹,但他一直独自照顾着老母亲。“她们经济条件也不好,就别给她们增加负担了。”如今86岁的老母亲虽然并未完全康复,但是精神状态很好,总是对人说,“我想吃啥,孩子就给我买,总陪在我身边。”看着母亲的病情稳定了,高永其有时候也会到周边的邻村打短工,但无论路多远多难走,他都会坚持回家给母亲做饭,“如果看不到母亲,就算在外面吃也吃不下去,哪怕回到家自己不吃饭,也得为母亲做好饭送到床前,这样心里才踏实。”在高永其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现在可以扶着拐杖在屋内走动,吃饭也能自理。
带着老母亲去打工
高永其有两个孩子,老大刚刚完婚,老二也要结婚了。对于孩子,高永其总是感到愧疚:“没能给孩子们创造个好的成长环境,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2014年夏天的时候,正值大儿子准备结婚,他决定出去打短工,为孩子结婚准备点钱,但又放心不下母亲,于是他决定,带着老母亲去打工。那一次,高永其去的是沧州青县,怕母亲坐不了长途汽车,他租了辆车拉着电视机,带着母亲来到了青县。为了方便照顾母亲,他把老母亲安顿在一个亲戚的空置宅院,每天下了班就回来给母亲做饭。
高永其白天打工,晚上为了给老人解闷,特意买了一辆人力三轮,拉着她到广场上散心。高永其说,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他看出来母亲心情不太好,“虽然母亲嘴上不说,但我知道她是想回家了”,还没结工资,高永其就辞去了工作,带着母亲回了村里。
30年来,这唯一的一次出门打工,让高永其觉得母亲受了委屈。“能让母亲开心,自己再难也值。”
乡邻送来了“孝子匾”
高永其用30年的日夜陪伴,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而他的孝心也感动了乡邻。袁庄村村支书孙全兵竖起大拇指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能三十年如一日地照顾老母亲,左邻右舍都看在眼里,大家不仅佩服他,而且把他当做榜样,用他的事迹来教育晚辈。”
为颂扬高永其的大孝之举,孙全兵在征求了村委会成员和全体村民们的同意后,决定为高永其送“孝子匾”。
1月17日上午,袁庄村锣鼓阵阵,鼓声喧天,村民们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把高永其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乡亲们给高永其送匾来了。他们将一副写着“忠孝传家”的牌匾摆到了高永其家的客厅中央。
面对乡亲们的赞誉,老母亲笑了,高永其落泪了,乡亲们理解,他的泪水有千般滋味。老实本分的高永其说:“我是个庄稼人,不会讲话,但我觉得,伺候老娘,让老娘幸福,是我应该做的。”